• 太极云水网 | 传统杨氏太极拳 | 张才斌大师 | 太极传人 | 各地分会 | 拳理拳法 | 太极宗师 | 太极视频 | 文苑 | 招生 | 太极传承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文苑 > 随师父张才斌南宫传拳侧记/明仪

    随师父张才斌南宫传拳侧记/明仪

    阅读:4701 时间:2015/10/20 22:50:28

    随师父张才斌南宫传拳侧记

    明仪/文 

      

        我是第一次来南宫,但并不妨碍我心生敬意。早在来南宫之前,我先是从南宫几位师兄身上感受到南宫人的认真、执着、热情、谦逊、大度等几多美好特质,又从网上了解到南宫历史悠久,文化璀璨,知道这个是人杰地灵、物阜民丰的好地方,心中早就想去探访一番了。

     

        两千年前,汉武帝刘彻读司马相如的《子虚赋》时,忽抛下书简,怅怅地说:

     

        “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!”

     

        其实汉武帝错了,好的诗文并不一定都是古人写的,当时司马相如还健在,他们还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。在同一度时间,生活在同一片蓝天,站在同一片土地,享受同样的美好,感知同样的雨雪风霜,想想,也是极美的。

     

        而当师父带领我和张需师兄、孙杰师姐踏上南宫的土地,看到广袤而富庶的大片大片的沃土,心情不由得豁朗和愉悦起来。我不是汉武帝,今天我读的亦不是《子虚赋》,我将在同一片蓝天下、同一度时间里阅读,我读到的是“人”,那些比诗文更加美好的“人”。

     

        南宫市太极拳学会是邯郸市太极拳会的一个分会,成立于去年。至今我还记得刘立恒会长、魏振锁师兄他们三年来几次到邯郸,找师父拜师学艺的情形。他们的热诚开朗、对拳技的认真求索给我留下了难忘和深刻的印象。刘立恒会长是一位爽朗而亲切的老者,笑声很高很亮,让人觉得天也高了,地也阔了,令人禁不住地也要随他而笑起来。饭桌上他大声笑说,在他们村子里他的辈份偏低,很多比他年轻的人论起辈份来却已是“爷爷”辈(这在农村是很常见的)。一次大家聚众喝酒,他将酒杯在桌上一顿,大声说:谁不喝干,谁就是孙子!众人一怔,(我们也一怔),随即大笑起来,(我们也笑到几乎岔气),“反正我是‘孙子’嘛!看他们哪个不乖乖喝酒!”

     

        刘师傅的故事简直是水浒版的,爽直又痛快,是一曲“该出手时就出手,风风火火闯九洲”的旋律。

     

        魏师兄总是谦虚有礼,是一位水样随和、温润的人,去年在我生病期间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,令我无比感动和感激。在南宫的第二天,魏师兄邀请我们一定到他家吃饭,嫂子的鱼做的特别好吃。还有粘稠香滑的小米粥。这是在南宫最温暖的一餐。张师兄很幽默,我很佩服、同时也很纳闷他胸中怎会有如此沟壑,谈笑间风清云朗,化有形于无形。但他又总是沉静的。如山岚中之青松,深山里之湖水。有一次饭桌上有人说起王维的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,说动静相和,有太极拳之妙。而我觉得张师兄本身就像是这两句诗,深厚丰富,细究又有清韵悠长。周明广师兄是一位稳重的兄长,不多话,却总是善为他人着想,很多事情,都默默地做了,让我好生钦佩。他还极有耐心和恒心。前一段时间学太极刀,师兄们到邯郸去,因时间关系,师父只教了两个多小时。回南宫后,凭着记忆、看着光盘,周师兄硬是把51式的太极刀一式一式“啃”了下来,又立马做起了教练。现在,南宫分会的队员们操练起来刀光闪闪,彩绸飘飘,虎虎有威风。这一切,就是周师兄和魏师兄耐心、恒心、细心的最好注脚。最年轻的孙邦军师兄最帅了,身材高大且魁梧,浓眉大眼,又戴一副眼镜。英武之中蕴含儒雅之气。他很细心,吃饭时总会照顾我,在南宫游玩时也不断为我介绍风物之趣。记得以前读唐太宗论魏征(就是现在过年时贴在门上的持枪立马的“门神”之一)时说他“妩媚”,这两个字悄悄送给孙师兄也好,慨外而慧中,我以为极是。

     

        早上5点半钟,我们来到练太极拳的地方——南宫市凤凰广场。天还未亮,宽敞的广场上少有他人,寂静而空旷,只有微微的北风穿过树梢的沙沙的声音。拳友们骑着自行车、电车一个个来了,电车的车灯照着洁净的青石路面。早来的拳友们已围在张师身边,问这问那,直到6点钟正式开始习练——大家都极其珍惜这可贵的机会。伴随着一趟老架练完,天光已是大亮了。阳光灿然照亮了天地。灿然照亮天地的,与其说是日光,不如说是拳友们一双双焕然期待的眼睛。不由想到在我们邯郸,杨氏太极拳的故里,在我们的拳场,大多数拳友并不曾有这样的热情,大家只是每天例行公事一般的把该练的练完,便轻轻松松地结束了一天的“功课”。越容易得到,就越不知道珍惜。人的天性就是如此吧。张爱玲不是曾写过这样一段堪称经典的话吗:

     

        “也许每个男子的一生中都曾有过两个女人,至少两个。娶了红玫瑰,久而久之,红的便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,白的还是“床前明月光”;娶了白玫瑰,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,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。”

     

        所以,很多时候,留在最后的往往是一声感叹。

     

        看到南宫的拳友们举着手机不停地拍,掏出小本子不停地记,——我喜欢他们,也许他们现在的拳技还算不上太好,但有瑕的玉总比完美的玻璃好。玉,古书上解释说“石之美者为玉”。原来玉也只不过是石头。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是一块顽石么,经过很多年的清修之想,才会有某一天忽有所悟,于混沌之中发出那么一点灵光,而由“石”为“玉”。看着他们,我深信随着时间的流逝,他们这些“石”会在时间的浸润下,越来越晶莹,越来越圆润,进而琢而成“玉”, 由内而外散发出夺目的光彩。

     

        拳友里面有对姐妹花,姐姐戴副眼睛,妹妹齐耳短发,文文静静的,笑起来很好看。她们每天一起来,一起走,不细看还以为是对双胞姊妹。魏师兄说她们说拳时间并不太长,却特别用心。现在是队里的骨干。是,她们确实很认真,场上自不必说,场下也总舍不得离开,要一直待到最后。自己问,也听旁人问,又会一句一句、一字不落地记下来。我看到她们随身带着的小本子,那不是有着漂亮封面的、光艳亮丽的笔记本,只是用废旧白纸订起来的简单的小册子。但看去却是那么美丽。脱离了外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,朴而不俗、素而不瘠,像闻名于世的 “南宫碑”一样。

     

        据称,南宫碑“柔峻相间,融而化之”,在近代书坛上别开生面、独创一格,谓之“南宫碑体”。早听说魏师兄、张师兄他们几人都是此中妙手,但时间紧迫,没能欣赏到他们的墨宝,可谓是这次南宫行中的一件憾事了。

     

        不过倒是去到普彤塔寺一游。张师兄介绍说它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佛教建筑,比白马寺还要早一年。寺中的普彤塔经过几次维修塔身已明显倾斜,却仍自巍峨屹立于长天之下。想着这塔身经两千年风雨而矗立不倒,每一块砖石上曾流动着千年的风霜,普照过千载的月华,不由人不目夺神移,感到自身的微渺,以一个朝圣者的心态而穆然驻立。

     

        离开南宫的时候,天空飘起了霏霏细雨。从车窗看出去,秋雨中的南宫大地更显广阔和深沉。风轻缓地吹着,把雨丝斜斜地吹打在窗玻璃上,渐渐汇成小流蜿蜒淌下。雨刷左一下右一下不辞辛苦地劳作着,清理出一个清晰的视野。忽然觉得这意境简直就是诗境,自成情境,有说不完的风情。就像,南宫给我的印象一样。


    天微明,我们的灵感与心,也在太极拳里面



    我们不会描摹自我的眉目,只因您的指引,所有的日子,都有了淡淡花香



    我们双足紧贴大地,太极拳与世界一起,融进了我们的生命



    根,紧握在地下,叶,相触在云里。仿佛永远分离,却又终身相依




    到了这里,才知福惜福



    这是中国的比萨斜塔吗?不,应该说,那个是比萨的普彤塔






    随师父张才斌南宫传拳侧记/明仪
    微信公众平台
    传统杨氏太极拳常年招生
    邯郸市长兴太极拳培训中心

    杨氏太极拳太极云水网(www.yunshuiwang.com) ©2012-2024 本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中国太极拳门户网站|传统杨氏太极拳|班候直系|邯郸太极拳|太极拳培训|杨氏太极拳|杨式太极拳|中国太极拳网|太极拳|太极剑|太极刀
    京ICP备12001531号